TOP
西鞍山鐵礦的開發利用,必將有效提升鐵礦石資源保障能力,帶動行業轉型升級。
旨在打破進口鐵礦石壟斷、增加中國自有鐵素資源供應的“基石計劃”正在加速推進。日前,鞍鋼西鞍山鐵礦項目開工,標志著全國最大的單體地下鐵礦山正式開工建設。
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在近日的開工儀式上表示,該項目的開工建設,是保障初級產品供給,補足鋼鐵產業鏈資源短板,加快鋼鐵行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措施;是深化鞍本重組、落實鋼鐵+資源“雙核”戰略、打造世界一流鋼鐵企業的有效途徑。
“西鞍山鐵礦的開工,其意義不僅在于它本身可以建成一個千萬噸的精品礦山,同時也為礦山行業樹立了一個綠色礦山開發的標桿,為行業高質量發展起到示范作用。”中鋼協副會長駱鐵軍說,同時也會帶動“基石計劃”其他相關項目的審批,對保障鋼鐵產業鏈的穩定和協同發揮積極作用。
總投資229億
去年鞍鋼本鋼成功重組以后,鞍鋼成為國內第二、世界第三大鋼鐵企業,鐵精礦產量位居國內第一。鞍鋼全產業鏈資源優勢得到了充分的發揮,經營業績大幅提升,競爭力明顯提高,帶動地區發展的能力和作用進一步增強。
西鞍山鐵礦是目前國內尚未開發的資源儲量大、稟賦好的單體地下鐵礦山,保有資源儲量13億噸,設計年產鐵精礦千萬噸級,項目總投資229億元,計劃2027年投產。項目建成后,將成為國內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綠色智能、無廢、無擾動的地下單體礦山。
該項目采用最先進的充填法采礦,將資源開發過程中產生的巖石和尾礦實施井下充填和產品化處理,從工藝源頭徹底解決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項目建成后,將為我國貧鐵礦資源綠色高效開發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鞍鋼集團總經理戴志浩表示,可以說,西鞍山鐵礦的開發利用,必將有效提升鐵礦石資源保障能力,帶動行業轉型升級,促進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和諧統一,拉動地區經濟發展,助力新時代遼寧全面振興。
翁杰明強調,在項目建設運營過程中,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重要位置,堅持綠色發展,加大科技研發投入,提高開采技術水平,加快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為西鞍山鐵礦實現邊開采邊修復,打造綠色工廠、生態礦山聚力賦能,把西鞍山鐵礦建設成為行業一流的示范工程,成為引領國內礦山建設乃至鋼鐵產業加快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的新典范。
值得一提的是,在西鞍山鐵礦項目工作推進中,遼寧省委省政府及相關部門通過“手遞手”方式審批,審批時間縮短29個月,刷新了國內同行業新建礦山項目辦理紀錄,為項目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持。
“基石計劃”成效明顯
中國鋼鐵業產量占全球半壁江山,但在全產業鏈中,鐵素資源極度依賴海外進口。資源安全保障不足,被業界視為最突出的“卡脖子”問題。
鐵礦石作為國家戰略礦產資源,對維護鋼鐵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具有壓艙石作用。從這個背景看,在儲量、資源稟賦、開采成本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的西鞍山鐵礦開工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相信這必將為國內鐵礦行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更大底氣和堅定信心,同時也希望能夠有更多這樣的好項目開發起來。”中國礦產資源集團董事長姚林說。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為著力解決我國鐵礦資源保障問題,成立了鐵礦石工作委員會,加強對鐵礦石相關重大問題研究,經廣泛調查,提出了旨在加快提升我國鋼鐵行業資源保障能力的“基石計劃”。
“基石計劃”提出用2-3個“五年計劃”時間,切實改變我國鐵資源來源構成,從根本上解決鋼鐵產業鏈資源短板問題,進而降低鐵礦石對外依存度。
近幾年鋼鐵產能增長得很快,但對資源問題有所忽視。國內原礦產量在2014年曾達到15.14億噸的最高值,之后持續下降,直到2018年原礦只有7.6億噸。近幾年國產鐵精粉維持在2.7億噸左右,對粗鋼的貢獻率只有15%左右。
與此同時,我國最近10年幾無海外鐵礦資源開發項目,且之前已獲得的項目大部分建設和生產成本較高,競爭力偏弱。海外鐵礦資源供應占比大而且過于集中,高度依賴澳大利亞和巴西的四大礦山公司。
“基石計劃”的出發點正是保障資源安全。該計劃提出,到2025年,實現國內礦產量、廢鋼消耗量和海外權益礦分別達到3.7億噸、3億噸和2.2億噸,分別比2020年增加1億噸、0.7億噸和1億噸。
駱鐵軍表示,目前,“基石計劃”國內鐵礦項目建設相關工作進展總體順利,成效明顯。西鞍山鐵礦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高度關注和全力推動的新建大型鐵礦山項目,該項目正式開工,既是鞍鋼建設和發展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基石計劃”國內鐵礦資源開發的標志性開端。